《王维诗选》

🌌途同看星@鹤留行

遇见就是缘分,山水有相逢。

【刘柳】一个想写了很久的很长的安利。

最近可能是我在空间里过于zqsg,搞得我很多新同学和网友被我引得蠢蠢欲动【?】还有人来问我说其实一直对刘禹锡和柳宗元两人感兴趣,但不知道怎么去深入去了解。于是我说那行,给你写个长安利,你照着慢慢去看。

所整理的包括我个人的心路历程,两人生平、交游、相关诗作、来往文章、后世影响与评价,我个人理解的两人相似与相异。

因篇幅问题,诗作文章不放全篇,只录名字与摘录一些可能会引起我感情迸发的句子。如果真的想要了解,希望能慢慢地去看那些诗句文章,因为每个人的体会都是不同的。

我真的,非常非常希望很多人能看到他们,打下这些字时内心感受五味杂陈,但真的,相当动人。

给朋友聊天的时候说,为什么那么喜欢刘柳?你看看柳河东集的封面,作者:柳宗元,编者:刘禹锡。柳侯祠的匾额,刻的是“芒寒色正”,芒寒色正,是梦得笔下的子厚啊。

千年来两人的名字就这么一直挨在一起。

◇心路历程◇

我入坑是初三刚开学,碰巧文言文课外阅读做了韩愈老师写的《柳子厚墓志铭》,当时以柳易播那一段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实认真来说以我那时的水平是不大能把每一个字都搞明白什么意思,就是觉得很感动。然后严格算来刘柳是我吃的第一对历同cp,也是最钟情的了。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后来才慢慢懂得,在古代那种环境下,本身遭贬的地方都是穷山恶水,状况困顿。而子厚却愿意把条件好一点的地方让给梦得,毫不犹豫。这其中需要多少的勇气与担当啊,韩愈老师说“士穷乃见节义”,所展露出来的不单单是子厚的那种品格与气节,更是两人的深厚情谊。

后来也因为这件事情,生出来一个名词“柳子厚风范”。

你瞧着他们平时寡淡不语,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文字里也闲静平和,但真正遭难时,为对方做的事才是惊天动地啊。

后来上了高中,安利了炸炸刘柳,我们两个一个是柳吹,一个是刘吹,就每天快乐吹两人,在这种交流里一点一点更深入,多看到一个史料多看到一首他们的诗就会和炸交流。大概就是知道的越多,年岁越长,越懂得他们情谊的真挚。

◇关于两个人的生平◇

和朋友聊起时也曾感叹,说他们俩都是生来就很耀眼啊,早年顺遂,都是年少成名。

柳宗元,字子厚,出生于公元773年(大历八年)

刘禹锡,字梦得,出生于公元772年(大历七年)

两个人在诗文当面都有出名,像梦得还得过诗僧皎然和灵澈的指点,而子厚则“始以童子,有奇名于贞元初”。(《河东先生集序》)

公元793年(贞元九年),两人在长安进士及第,共同出游登塔,初来俱少年,在最好的年华里相识。现在想来仍觉得是非常棒的一件事,诗文相近,志趣相投,合当成为知友,于是此后近三十年,漫漫相伴相行。

在两人初识到永贞革新之前的这近十年时间,就真的是意气风发光华灿烂的一段年岁。比如在梦得的诗里“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三十二君子,齐飞凌烟旻。”子厚早年的作品也是张扬而凌厉的,虽然还稍显青涩,但字里行间的那种气势真的是难以阻隔。再比如说韩愈老师形容的子厚“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字,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那个时候两个人其实也不是一直呆在长安,分离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梦得去了扬州,子厚调任蓝田尉等等。后来两人,加上韩愈老师一起在御史台工作,我甚至有时觉得那是中唐最壮丽的一段时期。

而且两个人都是大学霸啊!弱冠出头双双登第,而且古代博学宏词科那么难考,韩愈老师考了好几次才过,而梦得23就考过,子厚26就考过了!

后来梦得追忆他和子厚两人的那段时日:“昔者与君,交臂相得。一言一笑,未始有极。驰声日下,骛名天衢。射策差池,高科齐驱。携手书殿,分曹蓝曲。心志谐同,追欢相续。或秋月衔觞,或春日驰毂…………”是特别明亮的字句啊。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两人参与永贞革新,同年八月,革新失败,最后梦得被贬为朗州司马,子厚贬为永州司马。

公元815年(元和十年),两人被召回长安,同年又遭贬(桃花诗这个太著名我就不提了),以柳易播那件事就是在这时发生,尘埃落定后两人最终,梦得遭贬连州,子厚遭贬柳州。

公元819年(元和十四年),子厚47岁,永诀柳州,留下儿女与遗稿。梦得替他将长子抚养长大,“于咸通四年登进士第,还曾官仓部员外郎。”并且整理出了《柳河东集》传世。

◇相关诗作文章◇

说来他们永贞革新之前的相互酬和诗作我还真没看到过……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流传下来还是我读的太少,有人问我他们初见有酬答诗作吗,我说我不知道……不过我相信那段时间共行长安道上两人讨论文章来往和诗是一定少不了的!

两人在朗州与永州的时期,是经常鸿雁传书青鸟探看(?)的。

*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禹锡)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署)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这个应当是作在那个时期的……?

*柳宗元《与刘禹锡论周易九六书》


然后在这个时期,子厚在和韩愈老师争辩下写了《天说》,梦得著《天论三篇》予以支援。两个人这些论天的著作真的是直接让他们站到了当时唐朝唯物主义思想的最高峰,也让他们被称为哲学家。

*刘禹锡《答柳子厚书》

“相思之苦怀,胶结赘聚,至是泮然以销。”


也是直白地说过相思啊!大意就是我对你的相思之情浓郁只有在看到你的来信时才释然。

梦得不愧是子厚的知己啊,读了子厚文章点评“予吟而绎之,顾其词甚约,而味渊然以长,气为干,文为支。跨跞古今,鼓行乘空。附离不以凿枘,咀嚼不有文字。端而曼,苦而腴。佶然以生,臒然以清。”这个评价真的太准了吧。

在这个时期里两个人共同的好友吕温去世,在异地两人纷纷写下悼诗:

*刘禹锡《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柳宗元《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李元二侍》


然后两人被召回京,后来是一同回的长安。想来那一程一定是心情愉悦又相和一路。子厚那个时候写的诗都难得轻快了。

*柳宗元《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


“疑比庄周梦,情如苏武归”,真的是跃然纸上的快乐啊。甚至已经“不羡衡阳雁,春来前后飞”了。

*刘禹锡《阙下口号呈柳仪曹》


*刘禹锡《题淳于髡墓》

柳宗元《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


这两首是比较著名的两人一起去访古迹,然后和诗。志同道合真好啊,声气相求真好啊【我哭泣】

桃花诗不录了,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查,总归很难过。

后来两人再度遭贬,原本也是同路,在衡阳这个地方分别,衡阳是他们一生里唯一诗情的爆发,三作三和,此后事与愿违,再也没有。

*一作一和

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标注一下:《有所思》,乐府名篇,“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二作二和

柳宗元《重别梦得》(我必须列全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刘禹锡《重答柳柳州》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这一组一直让我特别难过,“忽西东”不过只是生离,但“晚岁当为邻舍翁”和“黄发相看万事休”却永远不可能实现了啊。他们也曾这么劝慰着幻想未来。

*三作三和

柳宗元《三赠刘员外》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

刘禹锡《答柳子厚》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


“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我看一次心碎一次,说着“何年待汝归”,最后永远留在桂水之外,不得归来的却是子厚你啊💔
借评论的补充:《四愁》这个典故用的也是情深义重啊“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三次相和,诗的长度越来越短,诗情却越来越浓,不舍之情愈演愈烈。到后来不得不分别,才分道相离,此后山水一别,船行影犹在,故人不回来………

来到各自地方后,在连州与柳州两人写下的诗作:

*柳宗元《答刘连州邦字》

“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


他们就是连璧啊呜呜呜,两个如玉壁一样的人,笔下相思都静默。

*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

“忽忆吴兴郡,白蘋正葱茏。愿言挹风采,邈若窥华嵩。”


吴兴郡是柳浑,写“汀洲采白蘋”的那个,与子厚同姓,所以此处代指子厚。

子厚写过两首化用吴兴郡的诗“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和“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不知道子厚写的时候有没有受到梦得的影响。

*子厚写了《筝郭师墓志》寄给梦得,梦得回信《又与柳子厚书》

*刘禹锡《赠别约师》

“话旧还惆怅,天南望柳星。”

该诗引文:“荆州人文约,市井生而云鹤性,故去荤为浮图,生寤而证入与!南抵六祖始生之墟,得遗教甚悉。今年访余于连州,且曰:“贫道昔浮湘川,会柳仪曹谪零陵,宅于佛寺,幸联栋而居者有年。繇是,时人大士,得落耳界。夫闻为见因,今日之来,曩时之因耳。”时仪曹牧柳州,与八句赠别。”


重点是最后一句,柳星柳星,指代柳州,就是子厚的方向啊。

然后是两人在遭贬时期关于书法的一系列来往和诗,真的是他们贬谪生涯里难有的亮色。

*柳宗元《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

“书成欲寄庾安西,纸背应劳手自题。

闻道近来诸子弟,临池寻已厌家鸡。”


庾安西,是晋代安西将军庾翼。庾翼精通文墨,亦善书法,但是儿辈偏偏喜欢临王羲之的书风。子厚将梦得比作庾翼。颇有些自得的口吻“你家孩子已经不喜欢你的字了而爱习柳字”真的好可爱啊。

*刘禹锡《酬柳柳州家鸡之赠》:

“柳家新样元和脚,且尽姜牙敛手徒。”


梦得的回复是全然的赞美了!真好555

*柳宗元《重赠二首》

梦得分别回复了《答前篇》和《答后篇》两首。

子厚意犹未尽,又写了《叠前》和《叠后》两篇。

子厚送给梦得一方宝砚督促他练字,梦得答谢。

*刘禹锡《谢柳子厚寄叠石砚》

“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


看见你送的石砚,就想到你。

再后来………衡阳分别四年后,子厚离世于公元819年11月28日。

梦得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好经过衡阳…………

*刘禹锡《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元和乙未岁,与故人柳子厚临湘水为别。柳浮舟适柳州,余登陆赴连州。后五年,余从故道出桂岭,至前别处,而君没于南中,因赋诗以投吊”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整首诗其实都很平淡,真的是简单地去回忆过去,去罗列对比境况,但正是这样显得更让人痛心,梦得说着“故人今不见”时是不是茫然地望着桂水喃喃?

*刘禹锡《祭柳员外文》《重寄柳员外文》《为鄂州李大夫祭柳员外文》

三篇祭文,声泪俱下,字字泣血,来悼念亡友

*刘禹锡《伤愚溪三首并引》

“故人柳子厚之谪永州,得胜地,结茅树蔬,为沼沚,为台榭,目曰愚溪。柳子没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无复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


“悲不能自胜”“七言以寄恨”,这是梦得在子厚逝世三年后写下的诗句,当他发现连子厚的痕迹都倾颓消亡时,他得多难过啊。

*刘禹锡《祭韩吏部文》


里面提到他和韩愈老师争执不休的情况下“时惟子厚,窜言其间。赞词愉愉,固非颜颜。”

*刘禹锡《唐故柳州刺史柳君集》(就是柳河东集的序)

“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


是他的子厚呀。

◇后世影响◇

中国古代我最喜欢的作家就是柳宗元,每次读他的文章我心里都是崇拜与赞叹。后来才明白梦得在这其中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是他长年累月的认真整理,我到哪里去看子厚的震世文章,我到哪里去体悟他的妙语?把一个人琐碎的各项文章诗作整理出来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梦得就是很好地完成了,带着对故友的追念,带着……以这种方式与知己再一次重逢。

对一个古代文人来说,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子嗣和文章,而这两样梦得都一力承担,并且做的很好。他怎么这么好啊😭😭😭子厚若得见,也会无憾了。

我给朋友说,他们的情谊其实都散开在日常里,书信来往都是琐事与学术,平平淡淡的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浪漫,但他们只做却很少说。比如梦得喜欢收集药方子厚就给他亲自试验确定管用后把良方寄给他,亲手给梦得手抄《西京赋》督促他练字,梦得鼓励子厚的寓言并与他一起创作,梦得生病时子厚时不时派良医来探望他,梦得母亲逝世后子厚多次派人吊唁……这种寻常小事真的太多,太多了。

汪藻说:“零陵一泉一石一草木,经先生品题者,莫不为后世所慕,想见其风流。”(《永州柳先生祠堂记》)你说那些小山小水真的那么好看吗,是因为子厚曾经在那里生活过,写出《永州八记》,是因为梦得把他们编著了出来,后世得以流传看见啊。

◇相似相合的两人◇

我觉得梦得和子厚两人之间的联系真的非常密切,志趣相投,年龄相仿,命运轨迹也相连。

以前看很多人对他们有个……误区吧,就是觉得梦得是特别特别乐观的,子厚就是特别特别忧郁的,然后两个人其实谈不到一起去。这个我是完全不认同的,他们俩既然是知己知音,吸引对方的肯定是相合的东西。虽然的确子厚应该是更敏感一些以至于所作诗文愤恨之意忧郁之情更加浓厚,梦得更达观豪放,他俩一个能把春天写成秋天一个能把秋天写成春天23333,但他们内里本质一定是相似的。

中唐时有很多流派,比如元白那种平白浅切的,比如韩孟那种佶屈聱牙的,然后刘柳他们属于的是贬谪诗人,就是并不属于长安中心,很多消息都比较滞后的那种。

他们俩是真的让人心疼,两人的身份并不简单是什么文学家或者诗人,对两人来说,他们的第一身份是政治家。他们去参与永贞革新,去试图改变,只可惜最后终遭摧折,不得已以文章为宣扬思想的手段,看他们早年多半是在进行政治活动,所写的诗文并不多。

子厚的《冉溪》:“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是真的让人难过。

子厚和梦得后来写过很多去批判,去抗争的一些很有力量的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是子厚的“苟受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愚不能改。”其实子厚才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的那个人啊,在极度困顿的境况里,仍然坚守气节,仍然固守昔日本心和理想,不肯降心辱志,改弦易辙。梦得亦言“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两个人都非常的坚定执着。

而且两个人是非常的尖锐的,子厚尤其明显,评价他的文章都会用到一个词是“尖峭”,都说韩退之文章如水,浩浩汤汤,而柳州之文则如山,挺拔峭立。梦得直接是被形容为“沉着痛快”“其锋森然”。两人写的寓言都是非常意蕴深长而尖刻的,和乐天写的一比就能感受到,乐天那个是真的温柔多了……

但同时,仍然保持着那种对众生的大爱。不能在改革上除弊济民,那就在自己所处的土地上护一方山河。我经常和朋友聊天说他们俩,梦得是太阳,子厚是星星,是漫天的繁星,照亮了自己所护的苍生,星星之火也有温暖。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色依然在,千株绿映天。”在柳州留下的那么多仁厚政绩,千百年来一直都被当地人记得。

而两个人也一直作为对方的支柱,支撑着向前。最意难平的还是历史太残酷了,把两位意气风发的青年人羽翼摧折,又夺去其中一人的生命,高山流水断知音,此后挥弦又有谁听,此后诗作又有谁来相和?

但就像我和朋友所说那样,柳河东集的编者一定是刘禹锡,柳侯祠的匾额上题的就是梦得写的那句“芒寒色正”。他们两个的名字千年来一直萦绕在一起,相辉相映,相伴相行。

FIN.

后记:打字打“愚溪”,第一个出来的是“禹锡”。

明天有空再列参考书目,有错误和不妥当之处欢迎指正。

噢 前几天不知道哪个姐妹一大早在意难平bot投了五次刘柳。我一大早被五连杀,在食堂里一边吃饭一边泪流满面😭😭😭😭

评论(97)
热度(6660)
  1. 共670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王维诗选》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