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选》

🌌途同看星@鹤留行

遇见就是缘分,山水有相逢。

“诗人不该有标签,诗歌更不该有”

啊……今天我的诗词打卡就正好一百天了

第一天:


今天:


09.19——12.27

当时中途到一半的,我就想到百天的时候,写一个关于诗的随笔吧,一百天里,我读了很多没听说过的新诗,也会把熟悉的旧诗应景的再拿出来重读。感受很多,零零碎碎每天也记录了许多,现在就趁此时整合一下吧。

0.

首先,要分享诗人余秀华在听道论坛上的一段演讲,也是在打卡了这么多天最深的感受、和朋友反反复复提起过的——

“但是,我必须强调的是,诗歌没有标签,也不应该存在标签。任何标签都不对,任何标签都是对诗歌的干预和误读,都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狭隘。

诗歌就是诗歌的本身,它不会被准贴上标签就变得不一样……一个人写诗歌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醒自己和修复自己的过程。有充分的喜欢,像万物一样生长,那么他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万物同样的回应,这就是足够了。”

1.

我上周日,去参加了一个读书交流会,是班里一位同学牵头举办的,一共参加的人也就七八个,读俞陛云先生的《诗境浅说》,很荣幸请到了我们文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国家诗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那天真的是和老师、和同学们度过了一个非常愉快又受益匪浅的下午。

当时大家讨论了一个问题,应该也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当时在说杜甫,我随口提了子美说他自己“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座中有一位男同学立马惊讶开口:“啊?杜甫,杜甫也能这么……活泼吗?”

老师笑,说,你读一首诗,一定不能单单只看诗人,你要结合他写诗的背景,不能把诗歌和诗人标签化。

犹记得中学时学诗词古文,发下来的诗词鉴赏书开篇便给我列好了古往今来著名诗人的诗歌特点,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苏轼:乐观豁达……好嘛,等到考试,几个词哗啦啦列上去,分数到手了。

中学其实无可厚非……应试教育下把诗歌鉴赏框得太死,我也不期望在答题卷上写下什么真正的欣赏……可是现在我上大学了,我学习汉语言文学了,我能放得开读更多的诗,那我,我可以抛开以前中学规定下来的所有刻板标签了。

于是我看到哪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陆游裹毡拥被,说:“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于是我看到风雨飘摇中,李清照说:“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我看到杜甫在喧嚣夜宴里,轻轻道:“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其实最典型的还是稼轩,当时我们也一起聊他,说提到他,第一反应当然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当然是“把栏杆拍遍,吴钩看了”,但是他的诗风其实是最多变的。

我还未说完,另一个男生便道:“就比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吗?”

一位女同学补充:“还有‘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也清新明快呀!”

“同样清丽的小诗还有‘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呀!写得来清丽,他亦能写来清寂,‘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于是说,对诗人们的印象一定不要被禁锢在一个刻板的标签里,把人物扁平化了。我常想最初对诗歌的兴趣竟是来源于一点好奇,杜子美总是沉郁顿挫,总是感时花溅泪,他从我的语文课本第一页哭到最后一页,从我的小学哭到我的高中,那他的青春年少时呢?他年轻是什么样子呢?

他除了登楼悲歌,他也会欢笑,也会狂喜,也会有一低头对时间万物的温柔“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也会古道热肠,也会少年意气,也会痛饮狂歌……半生流离、种种结局只是加深了对他整个人物的意难平,但他的人生里依旧有哪些明丽光鲜、裘马清狂的岁月。非常的珍贵、非常的浪漫、非常的令人向往。

对于每一位诗人都一样,都是这个道理。

2.

也不要神化。不要把谁捧上神坛。

那天去读书交流会时,一进门就听见了一位女生在给其余几人科普辛弃疾在任上“好色贪财,淫刑聚敛”的事迹,一群人纷纷表示三观炸裂,我正听得津津有味,就听那位姑娘声音低下来,慢慢地说:“……这些我都知道啊,我知道得无比清楚,了解得无比深刻,但哪怕知道得再多,我还是爱他。”

她道:“先不言我们不能用今人的眼光去评判古人,这样的稼轩才让我觉得真实。”

和朋友聊过这个问题,当时我说,一把谁捧得太高,会自动给他加上一层朦朦胧胧的幻境光环,实际上是远离了他。

谁也不是完美的,谁也不是足够强大的。历史上的诗人们几乎都多灾多难,他们在这些磨难中修炼了自己的品格,展现出来了那些让后世的我们所倾慕的精神。但不能忽视的是他们在这种挣扎过程中迷茫、脆弱、寻求解救而不得的过程和心理。恰恰是通过了解到这些,反而是真正的去走进。

说到底历史人物也是人,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悲欢离合。他们也曾活生生地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不是书页上苍白无力的文字,不是那短短几行字就能概括的一生。你永远也不知道辛弃疾一句“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背后,是到底多达了几十年“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的辛酸血泪。永远也参不透苏轼信笔写下的“此生长接淅”里,“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里,又掺了多少寻常人无法理解的世事易变,沧海桑田。

(所以说我还是很不喜欢标签化,中学看到稼轩诗,答案里一定要写壮志难酬,看到苏轼诗一定要写乐观豁达,轻飘飘几个字背后,半世飘零半世浮沉,哪里是这么容易就言尽的呢)

所以说读得越多,更希望能再把他们看得完整一点,读过他的前尘,看过他的后续,陪他度过漫长一生,有过人生得意,有过伶仃彷徨,替他疼,替他恨,替他揪心替他遗憾……虽然其实很多时候没有什么用处,毕竟我没那个经历,但是,能多一个人记住,能多一个人了解,走近他们内心,也是好的呀。

虽然我们有时候会开玩笑,喜欢历史人物不就跟追星一样吗。但实际上历史人物与追星最大的区别,则是他们只需要为自己而活。不在意虚无缥缈的光环,不在意后人怎么将他们捧上神坛。也许更好的纪念方式,是他们千年前灯火幽微里一点点的志向与抱负,明灭着的些许忧伤与欢乐,都能被后来人记得,理解吧。

就像国家宝藏里上阳台帖的前世传奇:“千年后还会有人记得那壮志难酬的李太白吗?”

我们说,记得啊,记得。记得你不仅是人生得意须尽欢,不仅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还记得你也曾有那样一颗展露自己、抱负远大的心啊。

3.

昨天和院长聊天,


“其实诗史里有好多被我们忘掉的好诗人。”

当时为这句话,我停留了许久。

打卡诗词时,总能看到很多无名氏,或者刻在碑上,或者落在那个出土的文物上,总是几多感慨了。

4.

絮絮叨叨扯了这么多,说点打卡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些诗句:

*发现了一对诗词里的绝配:月与梨花。

譬如“月明正在梨花上”(欧阳修),

譬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晏殊)

譬如,“帘外一眉新月、浸梨花”(谢逸)

还有,“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陈亮)

透过梨花透出的莹润清亮的月光,想想就心动,怪不得汪老要说,“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了。”

*读到很俏皮的诗句,第35天打卡了寻常小夫妻的甜蜜:

白朴的【中吕】阳春曲:“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

这折前面还有句超可爱的:“则被你个肯字,迤逗我许多时。”

*第58天的打卡是韦庄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同样是送别,第41天是岑参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结句是“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喜欢青青这两个字,整句有一种温热的少年感。

昨天第99天,在墨水堆里拾掇出一瓶叫杭州的墨水,于是顺便抄了乐天的诗,“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一千多年前梅花醉几场的香气,现在依稀还能透过诗卷嗅到呀。

*那天和鹤鹤聊天,说一字至七字诗,乐天和微之都写了,一个写诗,一个写茶,偏偏六字那里,一个是“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一个是“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两句都好元白23333

还有第51天,在大计基上提前交了作业,闲来无事便诗词打卡,看到了孟郊的一首《结爱》:“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真的是温婉动人,爱得不同凡响。

………………

还有很多很多。未来也会收获更多。

5.

今天到手了易中天老师的《读唐诗》,书封有一句我很喜欢,他说:

“诗是没有道理的。”

高兴就写,悲伤也写,得意写,失意写,不过写自己的心。

被后来的我读到,我随着他高兴,悲伤,欣慰,意难平。

我只想从诗句里,走近他们,读到他们的故事。不上标签,不捧上神坛,只是攫取到那一瞬间的喜悦或惊艳。

就像跨越千年,走到了哪位诗人面前,或许该道一句……“久别重逢”吧?

Fin.

后记:希望下一个百天也能这么坚持下去,我的打卡是每天学一首诗,然后写一句里面的心动诗句,是诗词打卡的过程,亦是练字打卡❤

如果有感兴趣的或者想和我一起诗词打卡的可以加我微信!(已经影响pyq好几个啦哈哈哈哈哈)

评论(36)
热度(512)
  1. 共1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王维诗选》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