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选》

🌌途同看星@鹤留行

遇见就是缘分,山水有相逢。

【杂谈】你是从唐诗三百篇中褰裳涉水而来(中)

戳唐朝诗人那个tag就能看到了

不好意思,私心太重,中唐一不小心爆了字数……晚唐没地儿写了……所以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吧😂

我给炸开玩笑说中唐我能bb个五千字,没想到还真的bb了五千字……

中唐我并不打算像初盛一样每个人都先来一句后人评价再各自道来。我想把他们都联系起来。

中唐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时期,我始终觉得,这个时代的魅力不是说因为哪一个人的耀眼,它和盛唐不一样,盛唐的诗人们,是盛唐的产物,有的时候时代还没开花,他先开了花。而中唐的魅力来自于一群人,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也让这个时期变得辉煌灿烂起来。

****

 最先看的是《围城》,主角方鸿渐。很喜欢这个气象宏大的名字,顺着这个名字摸到了历史上另一位鸿渐——茶圣陆羽,字鸿渐。这个名字是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后来从陆游那里又学会了一句可以用来送给天下学子,一样气势磅礴的话:“将鸿渐于天庭,始龙骧于学海。”

陆羽他从小就是弃儿,被收养在佛寺,却是斥佛,又到隐居火门山的邹夫子学习,最后唐代宗诏拜他为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他却都婉拒了。而是萌生了对茶的喜爱后,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于是采茶探水,写出一部《茶经》,给后来数不胜数的爱茶人,多少美的享受。

很有名的那首《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朴素又天然,是茶兴复诗心。

关于他的名字还有一卦:鸿渐于干,鸿渐于磐,鸿渐于陆,鸿渐于木,鸿渐于陵。原来只是个被佛家收养弃儿,最后却真如他名字一般,渐渐展翅飞出乡野,排云直上到广袤江山。

最后却又是隐居到了苕溪这个地方,每日只在山中采茶。他从小样貌丑陋又口吃,为人也木讷少言,我最初却是被这样的他打动。

我常想象他带月采茶归的样子,皇甫曾送他采茶归这么写: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而我第一次认识陆羽,是缘由林清玄的一篇文章——“想到陆羽,都像听到遥远时代传来的磬声。香茗还在千峰,烟霞横于无边的天际。”

****

两周前诸葛教授在给我们开的讲座中提到一点,他说唐人的科举作诗多半写得不好。不过一想也是,诗歌是人情感的自然表达,在那种封闭又有时限的情况下很难产生什么好诗。

但也并不是说没有好作品。比如唐代科举诗作排名第一的是钱起省试时作的那首《省试湘灵鼓瑟》,直说名字也许印象不深,但末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却是足够令人称道的。

其实钱起这个人,和刘长卿,韦应物,卢纶等一道,都是我语文试卷上的常客,钱起的诗倒是“体格清新,理致清淡”,印象很深的做过他几首“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孤村凝片烟,去水生远白”,最喜欢的是那句“辛夷落尽杏花飞”和“不改清阴待我归”。

刘长卿的“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和“风雪夜归人”都很有名,还有最喜欢韦应物清新闲淡的那句“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提起李益,多半又要把他和霍小玉的故事联系起来。我懒得再陈述这些被伸张惯了的爱恨离别纠纠葛葛,只是想起高一学过的他的边塞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画面感强烈地让人顿觉悲凉。

中唐时代已成为藩镇割据的地方。这里的边塞士卒们,迫于连年不断的内外战争,卫国立功的英雄气概已黯然消失, 边塞诗里也已经没有盛唐边塞诗那种乐观豪放的情调,不会再有杨炯那样意气风发的浪漫诗作了,也不会再出现走马川或白雪歌那种壮观雄奇的边塞景象了。

****

比起初盛的风神初振兴象玲珑,中唐的诗情感基调变成了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其艺术风格或高雅闲淡,或雕琢炼饰,或浅切平易;其审美趣味,由外拓趋向内敛,由自然趋向锻炼,由昂扬趋向低沉,由浓郁趋向高秀。

出自我的课本《唐诗宋词鉴赏》中唐板块的导读语。

接下来,我又要讲那些真真是刻在心上的人啦。

柳子厚,刘梦得,白乐天,元微之,韩愈老师,孟东野……这些我一提起就忍不住心口发涨眼眶发热的人啊。

****

我懒,把之前写过子厚的照搬过来。

对柳宗元的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好韩愈老师的《柳子厚墓志铭》:年轻的时候的他呀——

“博学宏词,俊杰廉悍,证据今古,踔厉风发。”

那个时候他才多大?我最喜欢,最喜欢他光芒万丈的样子。

初中学《小石潭记》,就想他内心戏怎么这么多,后来我买了《柳河东集》,终于懂得了他本是那样耀眼又出类拔萃的人,却生生被压制住脊骨,一生密雨斜侵薜荔墙。

他年轻意气风发的时候,一定也曾开怀大笑,笑得很好看吧。

我常常在读书时想念这样一个人澎湃寂静的精神世界。我一直觉得子厚他,是,的确孤高清绝,郁郁愁苦,但也像上次前桌学完《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向我吐槽的一样,他的内心幽深曲折,充满张力。他说别人的文章恢宏如马驰大道,可他自己的文章不也是字字有力,深邃峭拔?我一直心心念念着他一定有积极生活的一面,不论是永贞革新也好,永州治理也好,柳州移风易俗推行教化也好,他都是积极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和梦得一起,在各自的土地上为同样的志向而活。

李元洛先生在《独钓寒江雪》一文里说,“在这位政治家和诗人身上,既集中表现了中国优秀士人关注国难民瘼的博大胸襟,也显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的浩然正气。”

文后附一则点评:论子厚者,可以两言尽之:曰文章震世,曰轻躁被斥。

上天赐他震世笔,为文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文起多转,笔笔锋刃,太锐利。君子刚极必折,但我偏偏就是最喜欢他这一点。虽然这么说有些俗有些假有些官方有些考试作文,可我还是要说,偏偏是他这个政治失意者,给了我许许多多继往开来的力量。

****

就这周跑操结束,连廊下碰见炸炸,迎头冲我一笑,他们班也讲到了中唐诗。炸炸说,好喜欢刘禹锡这个人呀,他的性格真的太好了。

木心先生说李白的性格明亮,像唐三彩上的釉。我看梦得的性格才明亮的很,就是个小太阳。

你瞧他的秋词,最有名的我言秋日胜春朝先不提,我爱极的是他第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就算被打击到那样的程度,因为桃花诗祸从口出被贬谪到那样的山水凄凉地,最后却也只见他宴席上饮酒自若来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的心里是住了多少个欣欣向荣的春天、天高云净的秋天啊。

他就是那晴空一鹤,排云直上,苦尽甘来终是熬出头,步步高升,看尽大唐风云,便引诗情到碧霄。

他的名字是来自于“大禹所赐,梦中所得”。即使一败涂地,也能东山再起。好有底气,实际上比起这样激励和振奋人心的诗句,我却更迷恋他诗中那些非常温暖的感觉,“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还有竹枝词,多美呀。

****

《长恨歌》华丽的衣角一掀,叙事诗的时代就来了。

考诗词鉴赏最喜欢乐天的诗了,哪有那么多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艺术手法,平白浅切就将中心思想道来。

我一直觉得乐天大概是个理想主义者,不管是他的“中隐”思想还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行为准则。

最早接触了《观刈麦》,后有《卖炭翁》等等很多,越是浅显易懂的文字愈能道出人心。

他在《与元九书》里那样说,“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我觉得他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能让自己的诗作上至八十老妪,下至总角孩童,“人皆讽诵”。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就这样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他写过那么多的诗,口口相传,于是我得以窥见千年前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可以明白他的努力他的追求他的理想他的坚持。我很喜欢他的一些小诗,总觉得他的诗里有世上最温暖的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月明荞麦花如雪”还有那些最平常的情感被最简单的语句一语道破“一夜乡心五处同”“抱膝灯前影伴身”。总觉得他的小诗,竟然还是那位伊藤仁斋跋在《白氏文集》 里说的最好:“诗以吟咏性情为本,俗则能尽其情。俗之又俗,固不可取;俗而能雅,秒之所以为妙。”

****

对元稹,不论诗作看过了多少篇,总觉得一定是个风流薄幸英俊潇洒的美青年。

第一印象摆在那儿了,总改不了。

后人看古人,总是喜欢带着各种八卦狗血齐上阵,写到微之时,我犹豫了一会儿也不知如何下笔。

我只论诗,他的“达则济亿兆,穷亦济毫厘”,很为之动容,微之也是个相当积极的人吧,褪去那些所有的八卦狗血透过现象看本质,他早年家境贫穷,是多年寒窗苦读,走上仕途的,求取功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一直是向上并且主旋律的。他也给乐天写“与君将向世间行”,好一腔豪情万丈。

在他的诗作里,还能看到的是对亡妻的追忆,对乐天的情谊,对天下受苦百姓的同情,其实中唐这块的诗人们,多半是先是政治家再是诗人。

我是那么喜欢“微之”这个表字,只是单纯觉着好听,忍不住多念,就是很好听,总觉得念几下,自己也变得深情了呢。

他还有一首特别有意思的宝塔诗,写茶的: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

张籍我就提一句,我太喜欢他那首《春水曲》了——

鸭鸭,觜唼唼。青蒲生,春水狭。

荡漾木兰船,中有双少年。少年醉,鸭不起。

****

韩愈老师,向来是又敬又怕,我忘不了《进学解》折磨我的那日日夜夜;也忘不了上学期学《唐宋八大家选读》,期末考背诵范围一半是他的文章,每天早晚班里同学背的想撞墙的场景;更忘不了每次拿到语文试卷,若课外文言文作者是韩愈,身体先于神经做出的颤栗。

但是又忍不住折服于他文章那汪洋恣肆大气磅礴的感觉,《进学解》的风范我可算怀着血与泪充分领略了,而最喜欢他的是《送李愿归盘谷序》,真真是收放自如,别具一格。苏轼说,“余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篇而已。”

我爱极了“饮则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一句,你去我lof主页瞧一瞧,这句话端端正正地挂在资料那儿呢。

****

“郊寒岛瘦”好一个苦吟的写实。

敖陶孙评孟郊:如埋泉断剑,卧壑寒松。

闻一多说,从中国诗歌的整体发展过程着眼,认为“最能结合自己生活实践继承发扬杜甫写实精神,为写实诗歌继续向前发展开出一条新路的,似乎应该是终身苦吟的孟东野。

至于贾岛,他的诗作就给我一种作诗很苦的感觉,但还是有几句很喜欢。“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多好。

****

我们课本中唐诗这一块,开篇是韦应物的“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接下是韩愈老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梦得有“感时江海思,报国松筠心”,乐天的《轻肥》并着他和微之那么多首反映社会疾苦的诗。

你再看梦得和子厚坚持着的永贞革新,乐天与微之共创的新乐府运动,子厚和韩愈老师的古文运动。

这是我最喜欢这个时代的原因,有一种东西把他们紧紧联系到一起,在那个时代洪流中抵抗不退的人,他们认为有些东西会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可能是对社会百姓的责任感,可能是身为士大夫所要坚守的信念。我还是要提一句诗词大会上某位教授评韩愈老师和梦得的诗所说的:

“那时候一个文人团体,那种文人精神。有时候一个人支撑啊,还不能体现出这个时代的魅力。还要有一群人的坚持,才能体现出一个族群,一个时代的一种文化魅力来。”

他们这些人,在作为诗人之前,都先是政治家,为国为民。盛唐背面的杜甫一个人活出一个时代,而到了中唐,正是这些人的坚持,这些人的追求,是这样一群人撑起来一个时代。

让我想起张载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也让本是走下坡路的唐朝,我却看出了那样积极向上的力量。

后记:

除此之外,我想在后记说一些他们的情谊。

这个时代的感情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不管是刘柳的生死之交,元白的千里神交,韩愈老师年少时,梦人与丹篆一卷,强吞之,傍有一人拊掌而笑。觉厚胸中如物咽,自是文章日丽。后见孟郊,乃梦中傍笑者。

有些人生来可能就注定会相遇,有人相遇,有人相知,有人相许着共创一个时代。

还有,还有后来乐天和梦得的互相依靠,子厚在阅读韩愈老师的文章前,要用蔷薇水净手以示敬意。刘柳韩在御史台那段时间,思想碰撞之激烈,真的是历史上最令人神往的一段时光。

能认识你们,真的太好了❤️

最后一句题外话,室长今天演讲是李白,她把演讲稿给我看,写的超级棒///

评论(21)
热度(394)
  1. 共1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王维诗选》 | Powered by LOFTER